近日,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的诊治。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被反复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样疼痛折磨十余年,最近病情再次加重,躺着翻身非常困难,疼痛难以忍受,来到贵州省职工医院治疗。经过详细的全面检查,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因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并且控制不佳,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极高及术后可能恢复困难等一系列因素,骨科团队通过反复讨论,制定了“微创一期解决骨折、二期解决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计划,充分与其家属沟通后,对方强烈表达了对骨科团队的信任,积极要求手术治疗。
骨科团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应急预案、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在龚万和主任医师指导下,石庆坤副主任医师主刀,两次手术隔天顺利进行,术中出血极少,术后老太太腰痛及左下肢疼痛的症状解除,下床行走自如。
据石庆坤副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发生脊柱骨折的几率大幅增加,哪怕是一次弯腰、咳嗽,都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我们有专门的应对这类骨折的手术方式——椎体成形术,它不仅具有微创、出血极少、疼痛缓解及时的特点,甚至可以术后当天即下床活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双下肢放射样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的人群,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针对此种疾病,我们可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来解决,同样具有微创、出血极少、症状缓解及时等特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是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导致的椎体骨折,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多发于老年、绝经后妇女。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等。传统保守治疗以严格卧床并结合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方式为主,通常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上,伴随腰背部剧烈疼痛,部分患者最终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另外,老年患者本身基础疾病较多,长期卧床可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还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故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微创手术实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较优的治疗方案。
椎体成形术适应证:
(1)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与骨坏死相关的疼痛性椎体骨折;
(3)不稳定的压缩性骨折;
(4)多发性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后凸畸形并引起肺功能、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和重心改变;
(5)慢性创伤性骨折伴有骨折不愈合或内部囊肿改变;
(6)无神经症状的急性创伤性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指椎间盘的髓核突出或脱出、游离造成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从而引起受压神经根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和下肢的疼痛及麻木。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理疗、口服对症药物等;约1-3%的病人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最终仍需行手术治疗。
对于不伴有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椎板开窗减压手术、椎间盘镜手术和椎间孔镜手术等。椎间孔镜手术相比前两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其适应证为: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以软性增生狭窄为主;
(3)单节段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造影阳性,MRI上单纯HIZ(局限性高信号区)表现而未见Modic改变;
(4)后路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
(供稿:骨科)
审核:田茂强
编辑:田娜娜
贵州省职工医院是省、市医保、新农合、异地医保定点医院,坐落于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518号。
微信号:贵州省职工医院
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