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职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开展已经有4个月了,我们开展了100多台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那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让我们来看看几个病例吧。
陈某,男,66岁,因反复腹痛入住消化科,常规胸部CT检查时发现肺部炎症,但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反而有明显消瘦,夜间盗汗的症状,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没有吸收,没有咳痰,不能完善痰液的相关检查。
胸部CT:双肺多发病变,考虑慢性感染
气管镜提示:右下叶前基底段肥厚狭窄
刷检:抗酸染色阳性+++
病理结果:干酪样坏死
患者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结核,顺利得到治疗。
古某,男,50岁,因“疝气”入住我院普外科,常规胸部CT检查时发现“气管痰栓?”。
古大伯有长期吸烟史,咳嗽症状不明显,时有咽喉部异物感,普外科请我科会诊,需要解决痰栓问题。
胸部CT:左主支气管痰栓
气管镜示:气管痰栓
患者通过气管镜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出院。
田某,男,62岁,反复咳嗽、咳痰1月入院,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并感染。
胸部CT:双肺间质性改变并感染,建议治疗后复查除外占位
气管镜见:右下叶基底段粘膜肥厚
病理结果:肺腺癌
患者经气管镜检查送病理学确诊为肺腺癌。
50多岁的刘大伯,反复咳嗽、喘息20多年,是多年的支气管扩张感染的患者,对于这种患者,以往传统治疗就是大量的抗生素,雾化吸入药物,甚至还会使用激素治疗,但感染吸收往往不理想。
胸部CT(11.01):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胸部CT(2020.11.23.)双肺感染较前吸收
气管镜下显示:大量脓痰
患者入院时明显咳嗽、咳痰,咳大量黄脓痰,经抗感染,及两次肺泡灌洗后,双肺感染明显吸收。
程某,女,32岁,因咳嗽、咳痰入院,胸部CT提示双肺下叶炎症,在排除其他疾病后考虑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传统治疗就是抗感染7-14天,复查胸部CT。
胸部CT(2020.10.29.):右肺上叶、双肺下叶炎症
胸部CT(2020.11.09.):双肺感染明显吸收
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科进行了肺泡灌洗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感受良好。
过去气管镜检查只是呼吸科医生对病人施行气管内喷雾局麻,操作常会对患者产生强烈刺激,特别是老人或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剧烈咳嗽、屏气、恶心、躁动及窒息感等不适,甚至有些患者因不耐受中断检查。而现在,我们通过局部麻醉联合小剂量静脉镇静镇痛麻醉,使患者在检查完后,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甚至在有些患者对检查有顾虑及紧张时,我科已经完成检查的病友对他说“没事的,没啥痛苦,过一会儿就检查完了”,体现了该项检查的舒适性。
气管内及肺部各种病变的患者都适合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该项检查舒适度好,安全性高,无痛苦,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支气管镜检查并不足惧。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